close

本來想說一口氣把所有的工具寫好,
但是時間實在不太夠用,
只好先寫和油畫相關的筆刷囉。


那這次就進入繪圖的部份囉,在開始拿起筆的時候,還是先把下列的快速鍵熟悉一下,相信可以協助享受繪圖的樂趣喔,如下:

復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 CTRL+Z
移動畫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住空白鍵
放大縮小畫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SHIFT+空白鍵
旋轉畫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ALT+空白鍵
吸取顏色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ALT
水平翻轉畫布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H(放開就回到原本狀態)
回到預設畫布尺寸          請按D

其中很可惜的是最常用的放大縮小筆刷的快速鍵居然是 左 和 右,實在是很不順手,所以還是直接從工具那邊執行,作法是點住 筆刷尺寸的符號 不要放開,往左右拖曳就可以縮小以及放大囉,只是每一把筆刷都有最大值的限定,到達100%就無法在放大喔。


現在我們可以隨意的拿著筆刷先在畫面中測試一下,你會發現當我們的筆刷接近到面板的時候,面板則會自動隱藏起來,這個設計實在是太貼心了,其他的繪圖軟體應該要好好得學習這一點,如果覺得置於邊緣的面板位置不喜歡,都可以將他們隱藏或是移動;另外當我們選取了不同的筆刷或工具,在設定面板中的屬性就會跟著改變,在使用上要稍微注意一下。



OilPaint(油畫筆刷)

那先來測試筆刷的玩法吧,首先是油畫筆刷,這把工具可以說是ArtRage內最強大的一把筆刷,在顏色的融合非常自然且逼真,顏料的厚度表現也會隨著下筆的重複性有所改變,變化實在相當多樣豐富,想要控制的好,那就得好好的瞭解油畫筆刷在設定面板中的部份:



Pressure(壓力值)這個數值是控制筆刷的寬度,原以為只有數位板有所影響,但經過使用滑鼠測試後,調整這個數值也會影響寬度,但是會調整到這個的機會似乎是不大。



Thirmers(稀釋度)這個數值比較類似透明度的調整,數值越高顏料稀釋程度越高相對的也就越透明,如果喜歡如PHOTOSHOP透明筆觸的畫法,可以試著調高試試看,效果很優喔。



Loading(顏料量)這個數值和紙張紋理有比較密切的關係,當數值低會畫出如乾擦的效果留下許多飛白筆觸,當數值高感覺上則是顏料沾的非常多,畫出來的筆觸會有很明顯的顏料厚度出現,這些顏料的厚度也會影響到顏色的混合效果。



Insta-Dry(乾燥)這個按鈕很重要喔~他所影響的是顏色融合的程度,當我們按下ON的時候,每一筆下筆都會瞬間乾燥,也就是說他無法和原本的顏色作融合,會擁有相當強烈的覆蓋能力,但是改為OFF之後,下筆會和原先的顏料進行融合,將會讓顏料更加的富有真實感。





Auto-Clean(自動清洗)如果和Insta-Dry搭配可以得到最棒的效果,當我們按下Off時,所模仿的是當筆刷在顏料中重複太多次,會沾染到其他顏色,而得不到原本選取的顏色,如果想要得到我們在選色器中所選的顏色,必須在空白處重複塗抹多次,將多餘的顏料擦掉,要不然就得在選色器旁的水杯中,將多餘的顏料洗掉,當我們在洗筆時還有音效的呈現,這個設計相當的有趣;如果選擇ON,則是完全不會有這種髒筆刷的效果,選了什麼顏色就是什麼顏色。



Reset(重設)當我們的筆刷經過許多調整之後,想要還原就可以點選這個按鈕,所有的筆刷工具都有這個按鈕,以下就不在贅敘囉。



油畫筆刷的介紹就差不多這樣囉,在調整設定的時候,由於ArtRage是設定成旋轉鈕的方式,所以使用數位版想要微調數值會比較難一點,不過只要快速雙擊旋鈕就可以呼叫出以數值輸入的面板,如此可以更精確的掌握數值的調整喔。



PaintRoller(油漆滾筒)

油漆滾筒很容易讓我們想到油漆工人在粉刷房子時,拿著大大的滾筒刷在房屋四處塗抹,感覺很豪邁的呢,由於在ArtRage中,油畫的筆刷最大值是固定的,所以想要畫更大面積時,就得借助油漆滾筒囉,而油漆滾筒可以設定的數值,幾乎和油畫筆刷相同,需要時可以參考油畫筆刷的部份,所以以下就不多作介紹囉。


PaintTube(管狀顏料)

管狀顏料很像是小朋友拿著顏料到處亂擠,讓顏料就這樣一坨一坨的停留在畫布上,如果這個時候又有頑皮的小朋友不小心去壓到塗到,整個畫布可能會到處都有顏料的痕跡,不過我們經常可以在這種過程得到令人驚喜的效果喔,使用的方式也可以改為用點的而不見得都用畫得喔,如果搭配畫刀那會更有趣呢。

Pressure  (壓力值)當我們輕輕擠壓顏料錫管(數值低),顏料會慢慢的跑出來,顏料的表面也就呈現是光滑的,如果很用力的擠壓顏料錫管,顏料出來會有層層交疊的現象出現,感覺上更加黏稠以及更有厚度,另外這個數值也會影響到顏料的寬度,數值越高則會越寬。


 


PaletteKnife(畫刀)

接下來先換成和油畫最常搭配的畫刀,在ArtRage中的畫刀,是設定顏色塗抹的工具,本身是不能上色的,如果當使用油畫工具將顏料上的相當厚重,也可以透過畫刀來進行括除的動作,有一種銳利的質感,使用畫刀要注意的是和顏料的厚度有相當密切的關係,畫刀的部份只有兩個數值需要設定:

Pressure(壓力值)會影響到塗抹的強度,當我們換成不同類型的筆刷,應該也要跟著調整壓力值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。

 



Type(類型)ArtRage一共有三種模式,第一種(下圖右)是類似將畫刀壓平括除顏料,可以得到類似乾擦的效果,第二種(下圖下)是利用畫刀的邊緣去括除,因此會得到只有一個邊緣的那種括法,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畫刀有支援Wacom Inturos數位版的下筆角度,因此在表現上是更加的靈活;第三種(下圖左)則是有點類似使用手指塗抹的效果,比較柔軟模糊,有點類似Photoshop的指尖工具的使用,如果要把這三種命名應該可以分為-乾擦、括除、塗抹。





GlitterGun(塊狀顏料)

關於這把筆刷我一直在想要怎麼翻譯會比較好,如果按照字面上翻譯,可能會出現很奇怪的名稱,說不定還有閃光槍這種名詞出現>_<,這把筆刷所呈現的是將顏料使用噴灑的方式落在畫布上,而且是呈現塊狀的,另外會有比較明顯的顏料光澤效果出現,原本是想要用顏料噴灑這個名字,但是又怕和噴槍攪混,也不容易呈現塊狀顏料的特性,所以暫時先用塊狀顏料替代囉,這個工具是所有筆刷中設定最多的一枝,而且也是比較難以捉摸的一把工具,要上手可能要想一下運用的方式。

Pressure(壓力值)這個數值可以控制噴灑出來的程度,值越高會越密集。





Glitter Size(噴料尺寸)這個數值控制的是顆粒大小的差異。



Glitter Shape(噴料形狀)這些選項可以更改噴料的外觀形狀,總共有五種形狀,Square(方型)、Circle(圓型)、Ball(球型)、Grit(砂礫型)、Random(隨機型),其中以Grit(砂礫型)在運用上會比較容易,可以營造出一些粗糙的表皮。



Multicolor
(色彩變化)這個數值會讓顏色的色相往色彩周圍變化,數值越高越誇張,一般情況頂多只會調整到約15左右,另外很可惜的是,只有控制到色相部份,如果可以連同彩度和明度有所調整,應該會更加實用。



以上這些是和油畫表現比較有直接關係的筆刷工具,彼此之間綜合搭配使用可以得到優秀的效果,那下一次就來將剩下的筆刷繼續說明囉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ivy0714 的頭像
    livy0714

    livy0714的部落格

    livy07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